崇明区:海纳百川 花开上海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在上海崇明开幕
日期:2021-06-08 08:26:53 / 人气:241 / 访问量:241
??今天,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在上海崇明开幕。
??时钟拨回到2018年4月9日,11时40分。北京国际竹藤大厦内,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举办城市评定会议已进行到关键时刻,究竟会花落谁家?
??“上海市,崇明区”——当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说出这几个字时,鸦雀无声的会场内顷刻爆发出一阵欢呼,崇明代表团全体成员起立鼓掌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:海岛崇明,第一次迎来一场国家级花事盛会。
??转眼1138天过去,在崇明岛中北部,一朵“大地牡丹”正在怒放。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在这里启幕,这是一场对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最新成果的全方位展示,也将助推“东海瀛洲”崇明在生态发展之路上迈出坚实一步,更是上海展示创新之城、人文之城、生态之城建设成果的绝好机遇。
??世界级生态岛全方位展示
??花博南园里,有一处竹篱木扉、碧水青苇的世外桃源——占地2000平方米的崇明园。园内一处“酒泉”独具匠心,几十只农家老白酒坛层层堆筑,“佳酿”喷涌形成瀑布,水流注入池塘又回流,循环往复。“既有小时候的乡愁,又体现了环保理念,很有感觉!” 66岁的崇明本地游客陈水菊说。
??“生态办博”是本届花博会的重要理念,园中处处可见生态细节:总长156米的观花长椅,全由利乐包装盒材料加工而成;主场馆复兴馆只“造了一半”,一个多月的展会结束后再进行另一半的设计建造,可避免翻建、节约成本……
??“生态”二字是花博会的关键词,也是崇明发展的关键词。花卉是一株植物上最美丽、最绚烂、最值得展示的部分;一场花博会,是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标志性工程,也是崇明向世人展示20年生态发展之路成果的窗口。
??时至今日,原崇明县发改委主任陆一依然记得20年前的那个早上。2001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,他接到了去市政府开会的通知,一项改变崇明命运的决定正在悄然发芽——那场会议讨论的是崇明岛的总体规划,“生态岛”三个字便诞生于那场会议。在当年发布的《上海城市总体规划(1999—2020年)》中,明确提出要“将崇明岛建设成为生态岛”。
??当时的崇明受困于发展路径上的“剪刀差”:世纪之交,全国房地产市场方兴未艾,一场投资建设高潮奔涌而来;反观崇明,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,企业、资本“用脚投票”,“岛屿经济”的固有劣势开始显现。路,在哪里?生态发展之路,便是崇明的选择、上海的选择。
??走这条路,不是没有过质疑:别的地方在招商引资,崇明却反其道而行之,管用吗?大量植树造林,崇明人以后吃什么,负氧离子能当饭吃吗? 走这条路,不是没有过诱惑:2009年长江隧桥通车、2011年崇启大桥通车,崇明南北通道贯通后,上海崇明核定征收申请,一批产出高但污染也大的项目曾向崇明抛出“橄榄枝”,想要落户。
??面对质疑和诱惑,崇明人从未动摇,始终坚信:生态环保并不是不发展,而是一种更高层级、更高能级的发展;“世界级生态岛”的目标,绝不是种树、开河就能实现,而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、人居品质等方面综合起来达到世界级标准。秉持这个理念,崇明人不断梳理生态肌理,提升生态品质。
??如今翻开花博会特许商品名录,琳琅满目的崇明特产中藏着对于当年质疑声的有力回应,藏着对拒绝不符合生态要求项目的回报——崇明“两无化”(不用化学肥料、不施化学农药)大米,零售价50元一斤,比市面上普通大米贵不少,照样热销;羊肉、清水蟹、老白酒等生态农产品,早已在上海、长三角乃至全国打响品牌。
??有统计数据显示,新零售企业中带有“崇明”标识的农产品,较其他产品“增值”平均可达20%——生态优势切实转化成了品牌优势、产品优势、价格优势,好环境真的可以“当饭吃”。
??三年多来,花博园区从一张张规划图变成实景图,从土黄色变成绿色、再到五彩斑斓,这过程恰似对崇明20年生态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、发展信念越来越坚定的隐喻。借助花博会这一平台,崇明这张上海的“生态名片”,正被越来越多人熟知。
??“美丽经济”遍地开花
??花朵是对绿叶的回报,是对果实的预言。一场为期一个多月的花博会,本身如夏花般绚烂;可以预见的是,一场花事盛会将进一步推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,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为崇明下一步发展提供澎湃动力和重要机遇。
??先睹花博园里的各大场馆,只见复兴馆波澜壮阔、世纪蝶展翅欲飞、竹藤馆破茧而出、百花馆心心相印、花艺馆争奇斗艳、花栖堂温润如玉……而园区美景也早已“溢出”到了普通崇明农家:为举办花博会,崇明数万个农村家庭拆除了陈旧的棚舍,宅前屋后多了小花园、小菜园、小果园,乡村风貌整体大幅提升。
??房子粉刷一新,辅以极富乡村气息的墙画、竹篱笆;家门口的跃进河通过生态治理,河水更清澈,河道两侧还新建了亲水平台……崇明区港沿镇村民茅锦昌对记者细数他家周边的喜人变化:“女儿平时在上海市区工作,最近每次回来,都夸村里环境变好了,像是搬进了新家。有时还会有游客对着我家院子拍照、合影,家里都快成网红景点了!”
??除了人居环境的提升改善,花博会还给崇明带来了产业发展的巨大红利。崇明是华东地区有名的花卉苗木之乡,有着500多年的花卉苗木栽培历史,“大地之子”黄杨、“凌波仙子”水仙、“切花之魁”剑兰,在崇明都有规模化种植。借着花博会的“东风”,越来越多的鲜艳花朵正结合高科技、高品质、高附加值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,在崇明绽放“美丽经济”。
??机械流水线上能种花育苗,你能想象吗?在崇明区港沿镇合兴村,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的机械流水线就能做到——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贯穿花卉播种、催芽、育苗、补苗、移栽、发货等环节。“这套系统可支持约40万张穴盘同时生产,育苗中心可年产花卉种苗2亿株、精品盆花1000万盆以上,年产值可达8000多万元。”园区运营方上海源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海忠告诉记者。
??崇明申办花博会以来,有资金、有技术的重磅花卉项目纷纷落户,已建和在建项目贯穿了花卉产、加、销的全链条。目前崇明全区已成功引进8家优质花卉龙头企业,项目总投资近25亿元。截至2020年底,全区商品花卉总种植面积2.8万亩,花卉总产量达3200多万枝(盆),年销售额已突破亿元。
??花博会的品牌效应,还带动了崇明乡村旅游业整体提升,一批花博酒店、花博民宿、花博人家准备迎接八方来客。
??“花博会让更多人了解到崇明的美,崇明精品民宿因此生意火爆,节假日常一房难求,往往要提前一个月才能订到。”“知谷1984”的主人、崇明民宿协会会长刘庆告诉记者。据统计,自2018年4月崇明获得花博会举办权至今,崇明民宿呈“井喷式”增长,共新增民宿330多家,带动就业近4000人。
??生态之城图景美好
??在花博园最大的广场——复兴广场的正中央,一座汉白玉浮雕颇为惹眼。浮雕长15米,宽12米,高1.5米,重约160吨。
??“这个浮雕是园区里的重要‘打卡点’,由白玉兰、沙船和螺旋桨三种元素组成上海市市标图案。螺旋桨,象征上海是一座不断前进的城市;沙船是上海港最古老的船舶,象征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;沙船的背景是迎着早春盛开的白玉兰,展示了城市的勃勃生机和奋发向上。”来自河北传媒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张路告诉记者。
??花博园内,“玉兰元素”随处可见:花博北园的主入口就是白玉兰的造型;吉祥物“圆圆”和“梦梦”分别以上海市花“白玉兰”和“崇明水仙”为创意原型,展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崇明的生态理念;总占地约4.5万平方米的玉兰园,全园精心选取了木兰科19个品种900余株树木,形成木兰专类展园。
??上海人是爱花的。上海本地花卉生产历史悠久,相传原宝山县的赵家花园在明代就已开始生产花卉。20世纪50年代,全国首个花卉生产合作社也在上海成立。改革开放以来,上海积极推动花卉产业繁荣发展,如今人均花卉消费能力排名全国第一,全市有鲜花销售店3000多家,大型花卉生产企业200多家。
??一座城市的温度、人居生活品质,崇明工业园区,往往体现在一些细节里。比如咖啡,当城市经济繁荣、职场氛围浓厚、服务业发展到一定程度,人们对咖啡馆和咖啡的需求就会提升;再如花卉,爱花之人一定爱美、有闲情逸致、懂得追求生活,有超脱于“钢筋水泥森林”之外的精神追求。不论是喜爱玉兰、水仙还是别的花卉,都是上海市民懂生活、会生活的体现。举办一场花博会,是对上海“生态之城”的展示,也是响应市民对高质量发展、高品质生活、高效能治理的需求。
??很少有人知道,24年前,花博会就曾“花开上海”——1997年,第四届中国花博会在上海长风公园举行,那是中国花博会首次在位于北京的全国农业展览馆之外举办,上海也因此成为除北京外唯一两次举办中国花博会的城市。
??海纳百川的上海,处处吐露着花的芬芳;崇德明礼的崇明,处处散发着蓬勃朝气。全球最大河口冲积岛崇明,本就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粒粒沙子经万里长江洗礼聚沙成岛;如果以长江作为“花茎”,崇明长江经济园区,上海崇明就是汲取了充足养分后绽放的一朵“鲜花”。今天,在长江经济带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的背景下,上海崇明核定征收申请,来自全国各地一颗颗花的种子汇聚上海崇明并茁壮成长,在美丽的“海上花岛”怒放。